小剂量阿司匹林不是保健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你要知道的那些事
张 丽
阿司匹林用于治疗疾病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解热镇痛和抗风湿,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有很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逐用于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及其他栓塞性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呢?这里我们就要先说说:什么是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心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之前,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通过控制吸烟、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和控制血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临床事件发生,减少群体发病率的预防措施。一般来说,一级预防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不需服用阿司匹林,但是有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血脂、血压或血糖控制不佳,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明显较高等高危因素存在且无出血风险的40~70岁的人群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剂量为75~100 mg/d[1]。
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是对已经发生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预防来改善临床症状、防止病情进展、改善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降低病死、病残率。只要无禁忌证,阿司匹林应作为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长期服用。75~150 mg是防止血管事件最有效的剂量[2]。
阿司匹林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化酶(COX),减少血小板中血栓素A2(TXA2)的生成,影响血小板的凝集及抗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3]。
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并且完全。食物虽然可以降低其吸收速率,但不影响其吸收量,为了避免胃肠道的刺激,普通片剂可以饭后服用。肠溶片吸收慢,食物可影响其吸收,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20~30分钟服用,一般不应掰开服用,特殊情况下,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首次剂量300 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可以长期使用的,但对阿司匹林过敏者禁止服用;阿司匹林可增加严重出血风险,尤其是胃肠道出血,活动性溃疡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者禁用;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禁用;手术前1周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阿司匹林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严重的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肝功能衰竭、严重的心功能衰竭患者禁用;妊娠期妇女避免使用,分娩前2~3周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可以在乳汁中排泄,哺乳期妇女长期服用该药应暂停哺乳;阿司匹林可损伤胃黏膜屏障而导致出血,饮酒前后不可服用本品[4]。
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反应时服用阿司匹林需小心谨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服用阿司匹林偶见溶血性贫血需慎用;阿司匹林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引起尿酸滞留,痛风患者慎用。
长期大量用药时应定期检查肝功能、红细胞比容及血清水杨酸含量。
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时是非处方药,但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长期使用时,不论是阿司匹林缓释片还是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处方药,一定要经医生平衡患者的缺血和出血风险,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为了防止漏服,每天固定时间按量服用,不可骤然停药,以免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在使用的过程中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以及尿酸增高、药物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诊治。
阿司匹林是一个长期使用的药物,平时放在家中应密封,25℃以下环境中保存,环境温度较高的地区,可以将药物放在冰箱保鲜层中储存,取出立即服用,防止潮解,保证药品安全有效,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48(12):1021.
[2] 宋君,朴哲,王利平.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卒中防止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2018,15(12):666-670.
[3] 余传隆,黄正明,修成娟,等.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上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1-1054.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14-215.
摘自《中国药房》网络版2022年3月第1期